戊辰戰爭與會津之戰
1868 年秋,會津捲入戊辰戰爭(1868-1869),戰爭雙方是忠於幕府的勢力和支持回歸帝國統治的勢力。 戰鬥在會津若松鶴城長達一個月的圍攻中達到高潮。
![](/assets/images/about/img07.jpg)
幕府將軍的支持者
江戶時代(1603-1867)的最後幾年是一個動盪和社會變革的時期。 在德川幕府的武士階級統治下,天皇的地位已淪為傀儡。 在經歷了 260 多年的近乎孤立之後,日本與西方國家的國際關係於 1853 年重新建立,但一些武士對將軍德川慶喜(1837-1913 年)的統治感到不滿。 他們擔心向西方國家開放會削弱日本的政治地位。
會津藩武士以紀律嚴明、技藝高超、勇敢聞名,與幕府關係密切。 在大名鬆平片守(1836-1893 年)的領導下,會津向京都(當時的首都)派遣了許多軍隊,以幫助維持該市的和平。 片守是義信的表弟和值得信賴的支持者,從 1862 年到 1868 年擔任京都督軍。 這種優越的地位導致其他幾個藩屬對他和會津藩的其他成員產生了嫉妒和不信任。
權力鬥爭
明治天皇(1852-1912 年)即位時,強大的薩摩藩、土佐藩和長州藩(今鹿兒島縣、高知縣和山口縣)的領導人說服這位年輕 的天皇站在他們這邊反對幕府。 義信最初同意放棄幕府將軍的職位,以避免麻煩並確保自己的安全。 然而,義信對復闢支持者試圖消除其家族政治影響力的程度感到不滿。 隨後,他試圖從天皇手中奪回京都的控制權,為內戰埋下了伏筆。
1868年1月27日,會津家族的軍隊在京都與新成立的薩摩長州聯盟進行了鳥羽伏見之戰。 不久之後,皇帝賜予聯盟正式的帝國軍隊地位。 慶信放棄了對權力的主張並逃離了京都,留下了片森和他的支持者來應對。 天皇於 1867 年掌權,結束了武士階級的統治,迎來了明治維新(1868 年)。 聯盟隨後要求懲罰片森和會津武士。 片森多次道歉未獲接受,他率軍撤回會津。
最後的戰鬥
當所有武士被命令將土地歸還給天皇時,會津藩武士拒絕了。 在與州北部東北地區其他部落結盟的幫助下,他們繼續戰鬥了幾個月。 支持會津的人中有新選組的成員,這是片森為保護京都幕府代表而建立的安全小組。 雖然大多數新選組並非出身於武士家庭,但他們以劍術和對幕府的忠誠而聞名。
到了 1868 年秋,隨著帝國軍隊的逼近,會津軍隊正在孤軍奮戰,保衛自己的領地。 敵人擁有更新、更強大的武器,包括國外進口的槍枝和大砲。 10月6日是一個轉捩點,帝國軍隊包圍了敦賀城,將避難的 5000 名市民困在裡面,其中包括許多婦女、兒童和老人。 片森看到他的人民的情況迅速惡化,並同意一個月後投降。
![](/assets/images/about/img08.jpg)
![](/assets/images/about/img09.jpg)
來自鄰近米澤藩(現為山形縣)的官員協助談判投降條款。 片森和他的兒子信典以及高級領導人被軟禁,驕傲的會津藩時代結束了。 日本現在在一位領導人的領導下統一,天皇將東京定為新首都。 以前的領地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縣制,會津成為現在福島縣的一部分。
![](/assets/images/about/img10.jpg)
![](/assets/images/about/img11.jpg)
戊辰戰爭中的女性
武士時代以男性為主,但會津藩的戰鬥精神不限於男性。 會津武士的許多女兒都接受過使用薙刀(一種由金屬桿組成的劍,末端有彎曲的刀片)的訓練。 關於會津女性的歷史記載很少,但在戊辰戰爭(1968-1869)期間出現了一些著名人物,包括新島八重和中野武子。
新島八重(1845-1932 年),又稱山本八重子,從會津藩的射擊教練父親那裡學習槍法。 在會津之戰(1868 年 10 月至 11 月)中,八重用她的槍幫助保衛敦賀城免受帝國軍隊的侵害,這是很少有女性有機會完成的壯舉。 她在第一次中日戰爭(1884-1885年)和日俄戰爭(1904-1905年)期間作為護士所做的努力贏得了政府的認可。 她也與他人共同創辦了京都同誌社女子學校,也就是現在的同誌社女子文學院的前身。
![](/assets/images/about/img12.jpg)
與新島同時代的中野武子(1847-1868)也參加了會津之戰。 竹子手持薙刀,領導一支由婦女組成的獨立軍隊,其中包括她的母親和妹妹,因為會津官員不允許女性加入他們的軍隊。 她被認為在受致命傷之前殺死了一些敵人。 她所在的部隊被追溯命名為女子隊(Joshitai)。
![](/assets/images/about/img13.jpg)
來到會津若鬆的遊客可以在西鄉家族的故居會津武家敷(武士博物館)了解更多關於會津女性的資訊。
![](/assets/images/about/img14.jpg)
此英文文本由日本旅遊局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