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鶴城

鶴城是會津若松的象徵,深受人們愛戴,不僅入選了日本100名城,還是國家指定史跡。因這座城郭的白牆與紅瓦令人聯想到仙鶴雪白的翅膀和紅色冠冕,所以得名鶴城。今天,鶴城和鶴城城址公園是會津若松最受歡迎的觀光地。公園寬敞寧靜,樹木蔥蘢,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園內種植了約1000株染井吉野櫻花,被列入「賞櫻名所百選」。

時代變遷中的城郭
鶴城是會津最古老的城郭,由戰國武將蘆名直盛(1323-1391)建造,最初被稱為黑川城。幾百年的時間裡,會津的統治者幾經更迭,城郭也經歷了各種變遷。1590年,蒲生氏鄉(1556-1595)成為這裡的統治者,他重修了城郭和七重天守閣,並將其更名為「鶴城」。後來,七重天守閣因地震受損,當時的領主加藤嘉明(1563-1631)及其子加藤明成(1592-1661)便把它改建成了一座四周有高牆和護城河圍繞的五層天守閣。
儘管它被認為是當時最堅固的城郭,但在會津戰爭(1868.6-1868.11)中依然遭到了嚴重破壞。天皇的新政府軍包圍了鶴城,槍炮猛攻,會津藩被迫投降。明治維新(1868)結束了武士時代,鶴城被新政府視為過往遺存。1874年,與當時眾多日本城郭的命運一樣,鶴城大部分被拆除,只有原來的石牆被保留下來。
 
恢復昔日榮光
1965年,在會津若松人民的強烈要求下,當地對鶴城進行了精心修復,恢復了其昔日榮光。在2011年的重修中,屋頂的灰色瓦片被紅色取代,令城郭重現了19世紀中期的色彩。今天,鶴城是日本唯一擁有紅色屋頂的城郭。
 
精美的建築傳統技藝
這座石造城郭在戊辰戰爭(1868-1869)中倖免於難的部分,是絕佳的攝影場所。遊客還可以欣賞到建造城壁和護城河時所使用的各種建築技術。人們認為這裡的石牆在東北地區最具代表性。
 
毛面砌法
城郭的基礎部分是用未經加工的各種大小和形狀的天然石塊堆砌而成的,然後再用較小的石塊填補空隙。這種風格的石牆具有優良的排水性能,因為水可以通過縫隙流出,然而這也會讓敵人攀爬城牆入侵變得更加容易。
 
嵌楔砌法
這種牆壁的石塊被粗略地修整過,以減少縫隙。石匠們敲打岩石至棱角和表面都相對光滑,從而更容易堆砌。
 
切入砌法
到了17世紀早期,隨著技術的進步,石匠們能夠將石頭加工成統一的尺寸,並建造出接縫緊密的堅實高牆。因為水滲入牆壁會損壞建築物的結構,工人們還開設了排水口。
 
游女石
這塊高達3公尺高的巨石位於太鼓門旁。門上配有一面太鼓,在領主來訪或外敵入侵等突發緊急情況時就會擊鼓以示眾人。在此安置巨石,最初應該是為了保城郭不受惡靈侵擾,但後來它有了別的用途。在1639年的地震之後,1000多名勞工前來協助修復部分城牆,他們不得不從幾公里外搬運大量巨石。當時的工頭就讓一位衣著華麗的花魁站在游女石上跳舞,為辛苦作業的工人們加油鼓勁。
 
歷史和風景
天守閣的一至四層為博物館,展示武器和盔甲等武士時期的物品,以及與會津藩主和其他重要人物相關的資料。最上層可以俯瞰城郭周圍的全景,使用智慧型手機還能看到江戶時代風景和如今風景相重疊的畫面。
開館時間:8:30~17:00(16:30最終入場)


This Chinese-language text was created by the Japan Tourism Agency.